中国教育乱象
2019-05-15
中国教育乱象


       在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往往有很大的隔阂。特别是生活在互联网技术日渐普及年代的90后,对于“网络”,往往和家长一辈有着大相径庭的认知,也因此有很多孩子,和家长针对“网络”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有“网瘾”,认为上网是一种病态的、不利于孩子学习发展的行为。
 
       其实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家长和老师都特别擅长于寻找自身教育能力缺失以外的因素——这个因素可以是漫画、动漫、武侠小说、电影、体育活动、电子游戏、音乐,甚至于是“网络”。

       其实在今天来看的话,“网瘾”实在是一个很愚昧的词语。因为“网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底层”的工具,也许有些家长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无心学习,但因此就归咎于“网络”着实是有些可笑,这就如同因为世界上存在各种危险,而去否认整个世界一样。退一步说,家长们也不该归咎于“网络游戏”这样的具体因素,经历过中国网游发展年代的玩家都知道——我国的网游界,充斥着各种换皮、抄袭来的低俗游戏,也许这些游戏的机制有一些“成瘾性”,但它绝对没有能量可以让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在家长或老师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去废寝忘食。就算没有低质量的网游,这些孩子还是会会沉迷于小说、动漫、电影、音乐之类其他的更加“高雅”的爱好,或者是赌博、酗酒、吸毒之类更加“危险”的活动。

       这些归咎于“网游”的家长,大概不会懂得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电影、音乐、小说等),会给孩子带来一场春风化雨的情感体验,甚至在其中学习到一些在我国现有教育体系中难以接触的知识。就算他们真的懂得文艺作品在孩子成长过程的价值,那他们也一定不会懂得,一部内容优质的游戏,也可以作为“第九艺术”,给孩子带来润物细无声般的正面影响。

       这些家长不懂,这些家长去否定,偏偏这些家长有的还有巨大的能量,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能够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电子游戏在国内绝迹,能够让一部难得的优秀国创动漫作品胎死腹中,然后把自己的教育能力缺失归因于“网瘾”。我们这个年代,有很多民族自尊心强烈的孩子,总感叹于我国动漫、游戏等市场充斥着大量的低俗内容,而缺乏优质精品。

       除开大环境、资本的逐利性、用户整体审美意识的缺失这些因素以外,我总会想到那些“我是为你好”的家长们为了封禁一款游戏、为了禁播一部动漫四处奔走的模样。

       一个孩子在封闭的环境中忍受虐待,只为了出来亲手捅死自己的父亲。舐犊之情,因为家长们的愚昧最终演化成了生死大恨,实在是悲哀。

       如果说家长们错在愚昧无知,那么我国教育体系中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则错在了自己的贪婪和德不配位——那些介绍家长去“戒网瘾”学校的老师们。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早就成为了一种接近“共识”的认知。但是在这里我不想讨论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我只想说一说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们”。

       诚然,有很多勤勤恳恳的老师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关注学生的成长细致入微,这些老师也很多,也很可敬。但是另一方面,贬低学生自尊,以老师的身份肆意倾轧,甚至于向学生施暴的老师,其实并不罕见,从大家对前几日的“男子20年后扇老师耳光”新闻的反应就可见一斑。正是这些德不配位的“老师”,为了那些或微薄或丰厚的利益,把学生推向了各种“戒网瘾”机构的深渊,让一些本来有着光明前程的孩子们忍受身体上的暴力和自尊上的凌辱。

       希望像“燃茶哥哥在此”这样的视频作者能越来越多,希望孩子们的家长都远离愚昧,对孩子多点信任,对校方和老师多点要求,不要再随便找“网络”这样的背锅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