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不正确的表达发式
孩子的性格跟成长环境有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总是想从父母那的学习很多事情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如果父母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和满足,用敷衍搪塞或是打击责备的言行对待孩子,就会令孩子有失望的情绪,害怕与人交流,形成自卑自闭,而且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家长不会与孩子沟通、交谈,长期下来,孩子就不会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沟通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家庭氛围就变得紧张、压抑等。
二、经济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冷落
有些父母,为了工作事业、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又觉得亏欠孩子很多,于是,就会在经济和物质上无度的满足孩子,而缺乏对孩子在情感方面的关注、关心、关爱,长期在情感上冷落孩子,缺乏情感上的互动,导致孩子不善于和人沟通,性格自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父母对孩子控制欲强
儿童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现在的孩子却因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学习钢琴、舞蹈、美术报各种培训班等等。孩子没有一点自由成长的空间,精神压力太大,没有愉悦的心情,抹灭掉孩子的天性,但是父母还是感觉孩子没做到完美。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情绪压抑,在青春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时候就会产生叛逆心理。
四、父母的攀比
“你看某某某学习那么好,再看看你自己”许多孩子都听过这句话。父母总是喜欢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使孩子不服气甚至反感,导致孩子自卑。对培养孩子的性格和自信心非常不利。
五、父母压抑孩子
在“外人”面前,孩子渴望得到更多的认同,通常都会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家长总会担心孩子骄傲,于是谦虚的说孩子做的不够好。由于孩子自尊心比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就会产生自卑、自闭、逆反心理,甚至会导致孩子丧失自信心。
孩子的性格是需要父母慢慢培养的,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使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当孩子产生叛逆行为的时候,父母就应该细心反思一下自己哪些行为影响到了孩子的性格,如果自己做的不对要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