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竞的故事 姓名:小竞 年龄: 14 岁 纠正周期: 2021年5月7日-2022年1月29日 问题描述:混迹社会、打架斗殴、夜不归宿 01 2021年1月25日,厨艺小组的组员们各自忙碌着,只有小竞一个人趴着窗户出神。年轻的背影有几分落寞。 自从小竞知道还有几天就要结业回家了,他就不时的趴在窗户上看着他养大的鸡发呆。教官们知道,这个动作透露了孩子的不舍,也透露了孩子内心的忐忑,对于回到原来的环境中是否能做好自己,他仍然不是太确定。但是,教官们相信,回到家之后他会做得很好。 今天,就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小竞的转变历程。 02 在家长眼中的小竞简直就是一个“混世魔童”:一天能抽3.4包烟,夜不归宿、喝酒泡吧、乱交女友、偷鸡摸狗,翘课逃学、欺凌同学、纹身......他在当地派出所早已“赫赫有名”,被登记在案。在来基地之前,他伙同几个“兄弟”将一个同学的脑袋打出一个血窟窿,再次被送入派出所,家长实在后怕,于是将小竞送到了正知基地。 小竞是5月来到基地的,染着一头黄发,很拽的样子。教官们让他做自我介绍,他不干。郑主任说:“好,如果不愿意介绍也可以,记住你现在的样子,现在你有多拽,以后你就会觉得自己多幼稚。” 这句话成了小竞转变的一个注脚。 03 在基地的前三个月,小竞各种搞事反抗,被基地教官一一化解,发现以前那套耍横霸蛮在这里没有用之后,小竞安静下来了。为了发现小竞的优势和潜力,以便引导育化,教官们让小竞当宿舍长和小队长,没想到,小竞的表现出人意料的好。 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基地的军事体能考核、进入了厨艺课、音乐课的学习。他当小队长的时候十分关爱队友,不厌其烦的陪队友纠正动作和训练。其他队长搞不定的“刺头”队员,都会喊小竞过来搞定。他当厨艺组长,麻利勤快,一手刀工连厨艺教官都啧啧称赞。如果正知是一个大家庭的话,这时的小竞就是家庭里的大哥哥。 那么这么好的孩子以前为什么会如此“坏”且具有攻击性呢?教官们在和小竞沟通过程中发现:安全感的缺失是小竞变得具有攻击性的原因。 04 小竞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一岁开始,小竞的父母就外出务工,小竞和爷爷奶奶长大。父母的缺席,让小竞内心渴求关爱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加上学校霸凌盛行,小竞极度缺乏安全感。 没有人庇护的小竞是校园霸凌的对象,为了保护自己,他对霸凌者进行了凶狠的反击,反击之后他发现那些欺负他的人变成了乖乖听话的人,有些甚至成了“兄弟”,他开始迷恋这种“安全感”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打人越来越狠,行为举止变得越来越社会,少年的他认为这样的形象会让人“感觉不好惹”。 而在基地,没有霸凌,没有排斥,没有恶意指责,没有孤单和焦虑,有的是像是家长一样的教官,有的是像兄弟姐妹一样的同学,有的是温暖和关爱,当小竞可以抛开一切生活的逼迫,安心的做回孩子的时候,他收敛了一身的“刺”,露出了孩子本来的模样。 05 看到自己的幼稚,才是成长的开始。 基地的教官安排小竞陪伴新来的同学,让他换个角度看看昨天的自己。在新来的同学身上,他看到了纹身,看到狂拽古怪的样子,看到暴躁失控的行为,他觉得他们很幼稚。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弱小的人都在逞强,强大的人都在示弱”。 2021年9月 8 日,竞静第一次和父母通电话。妈妈的电话没有打通,接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在电话里语重心长的告诉他要好好思考,好好改变,小竞显得很平淡。这让教官觉得有些异样。 之后,在教官和小竞的沟通中,这样的异样有了答案,小竞心里对父母是有怨念的。一岁到14岁的时光,父母缺席。妈妈对于小竞就是每日一通的电话,父亲对于小竞就是逢年过节才出现的身影,小竞成长中的苦恼、焦虑,无处安放,他认为父母不爱他,送他来基地就是管制他、不爱他的具体表现。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有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基地的方案是“用爱喂养。” 教官老师们开始像带儿子一样去带小竞,给他“当家做主”的机会,处理基地的“家务事”:基地的一日三餐由他带领组员烹饪,“家里”设施设备坏了,让他带领组员去修,基地的小鸡由他去喂养,节假日晚会零食糕点,由他统筹安排.....在“当家”的劳作过程中,他体会到父母在外工作的不易。 教官们时常和小竞聊天,告诉小竞,如果不是生活太难,谁愿意别子离乡去打工呢?他的父母已经为了生活拼尽全力,顾不上他不是他们的本意。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已经长大的小竞是不是应该体谅父母的不易呢? 06 你并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被触动的,但是你可以看到结果。 2021年12月11日小竞爸爸来基地探望孩子。小竞在见到父亲的那一刻,张开手臂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拥抱。这种从未有过的亲密让父子两个都百感交集,热泪盈眶。看着孩子变得英气逼人,父亲很是欣慰。看着父亲变白的双鬓,小竞眼神满是心疼。父子的隔阂在这一刻消融,彼此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后来教官问他怎么知道去拥抱父亲,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看到父亲自然就拥抱了。”2022年1月29日除夕前一天,小竞结束了在正知基地的生活。告别的时候,他开心的对教官们说,他回去会好好学一门技能,好好生活,有空的时候会回来看大家。 成长就是一个经历苦痛迷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学会接纳、学会感恩,学会思考、能辩是非,就是成长的意义所在,也是正知教育的意义所在。 END 正规叛逆青少年矫正教育基地, 现面向全国招收8-18岁在成长过程中出现 “叛逆、早恋、沉迷、自卑、自闭、逃学、 厌学、打架斗殴、混迹社会、夜不归宿、 亲情淡漠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 等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 正本清源 · 知行合一